第836章 真正的藩国生存之道上
推荐阅读:大魏读书人、我的帝国无双、明天下、明朝败家子、北宋大表哥、如意小郎君、盛唐逆子:李恪传、权御八荒、最强特种兵之龙魂、乱世枭雄
一秒记住【81小说网 www.xs81.cc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德川家光听说郑芝龙与魔将也有生意来往,京城魔将刚刚赐予他力量,让他做生意,胖手一拍,非常重视。
马上请大船入港,通知幕府家臣、大名、及江户为质的世子观礼。
热情太突兀…把郑芝龙搞得不好意思了。
其实郑芝龙、李开先,包括陆天明,都忽视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中原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,对藩国是不可逾越的强大。
无论谁是胜利者,瞥一眼藩国,都能吓得他们灵魂发抖。
德川家康三十五年前刚刚完成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斗:关原之战。
这场战争被吹上天,双方参战人数9万,一半属于后勤和随从,举国之力,都没有中原某方割据势力强大,甚至不如流贼。
你让他们如何自决?
要不老朱刚刚立国,室町幕府就上门朝贡呢。
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国策,并不是德川家光和林罗山有多聪明。
郑芝龙做生意习惯了,陆天明则以为他们闭关锁国会自大,其实都不对,江户幕府时刻在关注中原的战争。
他们得与胜利者保持联系,立国第一时间就会朝贡。
万一胜利者千帆向东,哭都来不及。
而且陆天明固有的印象,让他自己面对倭国时候脱离现实了。
倭国从未统一,到现在都没有,只要大名和幕府存在,倭国就是没有外交政策的藩国。
如果非要硬凑的话,千年来外交政策只有一个:向天国学习。
窝里斗两千年,倭国稍微安定,立刻派人到天国学习,一千年前的遣唐使到现在儒士求学,哪个在天国不是恭恭敬敬。
朝鲜在倭国眼里是天朝的儿子,还是叛逆的亲儿子,没必要亲近,它这个干儿子打了一次,还把亲爹惹恼了。
就算不是德川家康干的,他做了将军,照样得解释、道歉、朝贡。
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,一直传承到以后,崇拜强者,学习强者。
不会‘站错队’。
更不会像朝鲜一样,做叛逆的亲儿子太久了,变成自卑又自大的二杆子。
将军府北边的军营校场,士兵还在集结,大名和属官还未全到,德川家光、林罗山、御三家家主、年寄众、和几名老中,已经听郑芝龙大概说了一遍。
虽然不是第一次听,众人依旧有一种听天兵战斗的感觉。
陆天明第一次出道,三千骑军诛杀十万流贼。
第二次面对草原骑兵,打的几万人狼狈奔逃。
第三次再面对流贼,百万人吓得落荒而逃,根本不敢接触,又被诛杀十万。
第四次,强大的十五万骑军,一个月被打散,皇帝都被俘虏了。
流贼和东北的山贼的确没有死,但他们根本不敢碰陆天明,等京城缓一缓,迟早一统江山…
流贼和山贼是失败者,但人家还有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…倭国只有一条命,容不得出任何差错。
御三家之一的德川义直是将军的亲叔叔,看德川家光在掐指算人头,知道他一时慌张,不知怎么问,咳嗽一声,代替开口,“一官,威远大将军是什么官?”
“威远大将军没有品阶,是个封号,专职对外开疆拓土,有开府权,不过…大明已经很有没有实权大将军了,封号不重要。”
林罗山接着问道,“封号不重要是什么意思?”
“威远大将军已是摄政,与幕府将军一样,总领大明,总督军政,朝臣称呼上位,此乃…大明太祖独有的称呼。”
几人互相看一眼,德川家光开口了,“登…登基?”
这问题可不能瞎扯,郑芝龙挠挠头,“上位好似对那个位置没什么兴趣,天下大势才能决定是否登基。
不过…以我的判断,不登基恐怕难以收场,除非上位有让朝臣安心的其他办法,目前看,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将来会登基。”
“为什么?”林罗山急切问道,“他是忠直之臣,还是想做曹孟德?或者天国江南力量强大,阻止他一统?”
“哈哈哈~”郑芝龙大笑,“江南除了人文礼仪,面对北方大军毫无抵抗力,林先生若有机会到大明,看一眼就明白了,我说出来你们很难理解。”
此话一出,没想到众人齐齐摇头,老中井伊直孝郑重说道,“不需要看,我前段时间就在长崎,天国海商虽然对魔将说法不一,但我能看到他们眼里的恐惧,正如一官所言,抵抗是徒劳无功的挣扎,其实商人内心都明白,魔将不可阻挡。”
郑芝龙一愣,有这么明显吗?
他自己从不担心,没有注意过,稍微回忆了一下,还是没发觉,倒是海商对他与忠勇商号做生意很满意,难道他们认为这就是五商与上位的联系?
郑芝龙只是短暂的思索,刚回神,发现所有人都凝重看着他,井伊直孝出言问道,“一官也害怕?”
“不!”郑芝龙直接否定,“郑某是明人明官,不会面对这个问题。”
“不对吧?正因为一官是明人明官,更应该害怕。”
郑芝龙哭笑不得,连连摇手,“诸位把我说乱了,犬子已在京城。”
哦~
众人恍然大悟,原来郑一官已经做出选择。
德川义直立刻躬身行了一礼,“一官,能否明确告知,京城摄政大将军有多少大军?”
态度、礼仪、称呼都变了。
郑芝龙深吸一口气,“说出来诸位可能不信,十万骑军,二十万步卒,十万水军,哦…我从朝鲜而来,李氏朝鲜刚刚被问罪,直接除族了,倭国即将面对上位麾下大军。”
“什么?”众人惊悚起身,德川家光都不结巴了,急切问道,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“半个月前,上位麾下朝鲜总兵,带两千人就把朝鲜十万兵马降服了,剥夺李氏王号,朝鲜本就是大唐安东都护府所在地,也是大明成祖赐地,以后由朝廷直接治理,省得这些王八蛋首鼠两端恶心人。”
喜欢锦衣黑明()锦衣黑明。
德川家光听说郑芝龙与魔将也有生意来往,京城魔将刚刚赐予他力量,让他做生意,胖手一拍,非常重视。
马上请大船入港,通知幕府家臣、大名、及江户为质的世子观礼。
热情太突兀…把郑芝龙搞得不好意思了。
其实郑芝龙、李开先,包括陆天明,都忽视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中原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,对藩国是不可逾越的强大。
无论谁是胜利者,瞥一眼藩国,都能吓得他们灵魂发抖。
德川家康三十五年前刚刚完成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斗:关原之战。
这场战争被吹上天,双方参战人数9万,一半属于后勤和随从,举国之力,都没有中原某方割据势力强大,甚至不如流贼。
你让他们如何自决?
要不老朱刚刚立国,室町幕府就上门朝贡呢。
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国策,并不是德川家光和林罗山有多聪明。
郑芝龙做生意习惯了,陆天明则以为他们闭关锁国会自大,其实都不对,江户幕府时刻在关注中原的战争。
他们得与胜利者保持联系,立国第一时间就会朝贡。
万一胜利者千帆向东,哭都来不及。
而且陆天明固有的印象,让他自己面对倭国时候脱离现实了。
倭国从未统一,到现在都没有,只要大名和幕府存在,倭国就是没有外交政策的藩国。
如果非要硬凑的话,千年来外交政策只有一个:向天国学习。
窝里斗两千年,倭国稍微安定,立刻派人到天国学习,一千年前的遣唐使到现在儒士求学,哪个在天国不是恭恭敬敬。
朝鲜在倭国眼里是天朝的儿子,还是叛逆的亲儿子,没必要亲近,它这个干儿子打了一次,还把亲爹惹恼了。
就算不是德川家康干的,他做了将军,照样得解释、道歉、朝贡。
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,一直传承到以后,崇拜强者,学习强者。
不会‘站错队’。
更不会像朝鲜一样,做叛逆的亲儿子太久了,变成自卑又自大的二杆子。
将军府北边的军营校场,士兵还在集结,大名和属官还未全到,德川家光、林罗山、御三家家主、年寄众、和几名老中,已经听郑芝龙大概说了一遍。
虽然不是第一次听,众人依旧有一种听天兵战斗的感觉。
陆天明第一次出道,三千骑军诛杀十万流贼。
第二次面对草原骑兵,打的几万人狼狈奔逃。
第三次再面对流贼,百万人吓得落荒而逃,根本不敢接触,又被诛杀十万。
第四次,强大的十五万骑军,一个月被打散,皇帝都被俘虏了。
流贼和东北的山贼的确没有死,但他们根本不敢碰陆天明,等京城缓一缓,迟早一统江山…
流贼和山贼是失败者,但人家还有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…倭国只有一条命,容不得出任何差错。
御三家之一的德川义直是将军的亲叔叔,看德川家光在掐指算人头,知道他一时慌张,不知怎么问,咳嗽一声,代替开口,“一官,威远大将军是什么官?”
“威远大将军没有品阶,是个封号,专职对外开疆拓土,有开府权,不过…大明已经很有没有实权大将军了,封号不重要。”
林罗山接着问道,“封号不重要是什么意思?”
“威远大将军已是摄政,与幕府将军一样,总领大明,总督军政,朝臣称呼上位,此乃…大明太祖独有的称呼。”
几人互相看一眼,德川家光开口了,“登…登基?”
这问题可不能瞎扯,郑芝龙挠挠头,“上位好似对那个位置没什么兴趣,天下大势才能决定是否登基。
不过…以我的判断,不登基恐怕难以收场,除非上位有让朝臣安心的其他办法,目前看,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将来会登基。”
“为什么?”林罗山急切问道,“他是忠直之臣,还是想做曹孟德?或者天国江南力量强大,阻止他一统?”
“哈哈哈~”郑芝龙大笑,“江南除了人文礼仪,面对北方大军毫无抵抗力,林先生若有机会到大明,看一眼就明白了,我说出来你们很难理解。”
此话一出,没想到众人齐齐摇头,老中井伊直孝郑重说道,“不需要看,我前段时间就在长崎,天国海商虽然对魔将说法不一,但我能看到他们眼里的恐惧,正如一官所言,抵抗是徒劳无功的挣扎,其实商人内心都明白,魔将不可阻挡。”
郑芝龙一愣,有这么明显吗?
他自己从不担心,没有注意过,稍微回忆了一下,还是没发觉,倒是海商对他与忠勇商号做生意很满意,难道他们认为这就是五商与上位的联系?
郑芝龙只是短暂的思索,刚回神,发现所有人都凝重看着他,井伊直孝出言问道,“一官也害怕?”
“不!”郑芝龙直接否定,“郑某是明人明官,不会面对这个问题。”
“不对吧?正因为一官是明人明官,更应该害怕。”
郑芝龙哭笑不得,连连摇手,“诸位把我说乱了,犬子已在京城。”
哦~
众人恍然大悟,原来郑一官已经做出选择。
德川义直立刻躬身行了一礼,“一官,能否明确告知,京城摄政大将军有多少大军?”
态度、礼仪、称呼都变了。
郑芝龙深吸一口气,“说出来诸位可能不信,十万骑军,二十万步卒,十万水军,哦…我从朝鲜而来,李氏朝鲜刚刚被问罪,直接除族了,倭国即将面对上位麾下大军。”
“什么?”众人惊悚起身,德川家光都不结巴了,急切问道,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“半个月前,上位麾下朝鲜总兵,带两千人就把朝鲜十万兵马降服了,剥夺李氏王号,朝鲜本就是大唐安东都护府所在地,也是大明成祖赐地,以后由朝廷直接治理,省得这些王八蛋首鼠两端恶心人。”
喜欢锦衣黑明()锦衣黑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