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4章 敲皇帝竹杠
推荐阅读:大魏读书人、我的帝国无双、明天下、明朝败家子、北宋大表哥、如意小郎君、盛唐逆子:李恪传、权御八荒、最强特种兵之龙魂、乱世枭雄
一秒记住【81小说网 www.xs81.cc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为什么唯独把自己留了下来
李斯文心思急转。
他深知,哪怕这场小会上没有自己出声,这些老谋深算的文臣武将们,也迟早会想到其中紧要,从而解决这个难题。
而历史上的段志玄,便是实证。
所以,皇帝特意留下自己难不成是想问罪,自己为何要联合百骑做假证?
不对不对,李斯文暗暗摇头,皇帝既然会在太极殿公堂对峙时,将此事略过,那就说明他心里并不是很在意此事。
而且还大张旗鼓的赐了自己一顿毒打,这是否也在皇帝的计划之中?
思索至此,李斯文心上不由的蒙上一层阴影。
急忙爬起身,试探问道:“陛下难道是想告诫某,要小心接下来淮安王府的反击?”
“不错。”
见他短短时间内便猜到自己的想法,哪怕是经过几番指点,但李二陛下心里也相当满意,这小子的心思真够通透的!
“自李神通病逝后,淮安王府便只剩了大小猫三两只,虽然不成气候,可如今的家主李道彦,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俊才,有勇有谋的良将之才!”
“而此人最重亲情,其父命丧之后,李道彦曾亲手负土筑坟,栽植松柏,长卧其父墓庐之侧,而不假人手”
说起此番孝心,李二陛下是感慨不断。
若当年父亲没这么偏心,李建成有几分容人之量,李元吉多几分人样纵使军权旁落当个逍遥散王,他也甘之如饴。
多年下来,行兄友弟恭之事,想必,他也会如今日李道彦一般,以孝闻名天下。
只可惜造化弄人!
李二陛下有些遗憾的长叹一声:
“此次交锋,虽说是李孝慈有错在先,但在护弟心切的李道彦眼里,李孝慈纵然有些顽劣,也罪不至此,从今成为残疾。”
“而最关键的是,你这个始作俑者毫发未伤,甚至连责罚都不痛不痒深觉判决不公的李道彦,定不会善罢甘休,所以”
“所以陛下是想让某不做抵抗,任凭对方施展?”
李斯文接下话茬,心中对皇帝的想法已然明了。
若是皇帝此举只是想提醒一二,好让自己多加小心,提防着淮安王府接下来的反击。
那他绝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,命李君羡押自己去大理寺,还特意嘱咐戴胄‘下重手’。
而如此说来,戴胄无缘无故的放自己一马,答案也能得到解释——自己此番受罚,其实只是做给外人看的。
目的就是想让淮安王府一系得到消息,从而认为,虽然皇帝重罚了己方,却只是由于人言可畏,不得已而为之。
但其实,皇帝心里还是向着李唐宗室的。
也正因此,在李孝慈受罚,众人离开后,皇帝才会特意将李斯文留下来,另找由头进行责罚。
而这个信号一旦发出,愤愤不平的李孝慈必然会误会皇帝的暗示,从而联合几方亲信想方设法的平反身上罪名。
而皇帝就能借机发挥,将一些包藏祸心的乱臣贼子,清理出朝廷,为将来北伐高丽,东征倭国做准备。
“嘿,你小子倒是聪明,一点就通!”
见自己话未说尽,李斯文便明晰了自己的想法,李二陛下不禁有些诧异。
点头道:“若朕猜想的不错,等李孝慈返家后,必然会与李道彦哭诉,今日朝廷审判的不公。”
“而以李道彦的才思,不难发现你供词中的含糊。”
“细细询问下,也必然能发现——其实百骑的供词有明显疏漏,倭国使节身上致死伤,并不来自横刀,而是腰间软剑!”
“再加上你今日持金装锏上殿,叔宝剑履上殿的殊荣却不为外人所知。所以,李道彦定会以‘百骑私改供词’、‘僭越礼制’等罪名状告与你。”
“而朕希望,你能按捺住反击动作,先行入局,好让朕借机清理清理那些朝廷上的芥藓之疾!”
对此,李斯文长久默然。
听这意思李二陛下是想对那些,趴在大唐背后吸血的寄生虫下刀了?
前朝遗老,建成旧部,亦或是五姓七望,各方豪族
细细数来,朝廷上看似安稳,但实则,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只是暂时蛰伏于皇帝圣威。
这也导致李二陛下的一言一行,只能大对特对。
但凡犯丁点儿错,这些蛰伏已久的不臣便会揭竿而起,将这个雄韬武略的明君拉下大宝。
再随便挑个傀儡皇帝,让大唐再次成为南北朝时期,各家家族繁荣兴盛的温床。
而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,也自然清楚的知道这些世家的居心叵测。
之所以不用军队暴力碾碎这些绊脚石,也只是怕开了这个坏头,使得这些门阀世家人人自危,越闹越凶。
最后被逼无奈的皇帝,必然会大开杀戒,杀的人头滚滚,砍得来之不易的盛世,中道崩殂!
而李斯文也渐渐明悟了这点。
让长孙家大伤元气的钢铁赔款,相当于白送的活字印刷,乃至精盐等各种暴利生意,笼络人心的煤炭生意,帮李承乾坐稳储君之位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可以说,自他穿越以来所做的桩桩事件,或是人为的,或是恰逢其会,都在帮助李二陛下文治武功,逐步消除朝廷中的隐患。
也正是得益于此,无论自己怎么惹是生非,如何给皇帝添麻烦
但只要自己还心念着大唐,对大唐有利,那李二陛下就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适当的给些帮助。
而这次,皇帝选择开诚布公的和自己商议,怕也是积蓄好了力量,准备逐步剜下背后吸血的毒疮。
念及至此,李斯文也不装了,起身阔步而行,大马金刀的盘坐于龙案一旁。
他准备仗着功劳讨价还价,敲个大的竹杠!
在皇帝的注视下,李斯文嬉皮笑脸的说道:
“想让某配合陛下呀,嗯也不会不行。”
“只是某担心,朝廷里一些与某素有嫌隙的官员,会假戏真做趁机暗害于某,到时候某可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只能眼睁睁等死!”
却没想,李二陛下突然嗤笑一声,上下打量着李斯文:
“就凭你在文坛的诗仙之名,还有收拢万千灾民后,被传颂的心怀大爱,普济世人的蓝田公大名
“不说修立生祠,堪比圣人,但这道名声,起码也是个相当好用的护身符,连朕想动你都要再三迟疑的那种。”
“谁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,暗害你这个连官位都没有的小屁孩?”
喜欢大唐极品帝婿()大唐极品帝婿。
为什么唯独把自己留了下来
李斯文心思急转。
他深知,哪怕这场小会上没有自己出声,这些老谋深算的文臣武将们,也迟早会想到其中紧要,从而解决这个难题。
而历史上的段志玄,便是实证。
所以,皇帝特意留下自己难不成是想问罪,自己为何要联合百骑做假证?
不对不对,李斯文暗暗摇头,皇帝既然会在太极殿公堂对峙时,将此事略过,那就说明他心里并不是很在意此事。
而且还大张旗鼓的赐了自己一顿毒打,这是否也在皇帝的计划之中?
思索至此,李斯文心上不由的蒙上一层阴影。
急忙爬起身,试探问道:“陛下难道是想告诫某,要小心接下来淮安王府的反击?”
“不错。”
见他短短时间内便猜到自己的想法,哪怕是经过几番指点,但李二陛下心里也相当满意,这小子的心思真够通透的!
“自李神通病逝后,淮安王府便只剩了大小猫三两只,虽然不成气候,可如今的家主李道彦,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俊才,有勇有谋的良将之才!”
“而此人最重亲情,其父命丧之后,李道彦曾亲手负土筑坟,栽植松柏,长卧其父墓庐之侧,而不假人手”
说起此番孝心,李二陛下是感慨不断。
若当年父亲没这么偏心,李建成有几分容人之量,李元吉多几分人样纵使军权旁落当个逍遥散王,他也甘之如饴。
多年下来,行兄友弟恭之事,想必,他也会如今日李道彦一般,以孝闻名天下。
只可惜造化弄人!
李二陛下有些遗憾的长叹一声:
“此次交锋,虽说是李孝慈有错在先,但在护弟心切的李道彦眼里,李孝慈纵然有些顽劣,也罪不至此,从今成为残疾。”
“而最关键的是,你这个始作俑者毫发未伤,甚至连责罚都不痛不痒深觉判决不公的李道彦,定不会善罢甘休,所以”
“所以陛下是想让某不做抵抗,任凭对方施展?”
李斯文接下话茬,心中对皇帝的想法已然明了。
若是皇帝此举只是想提醒一二,好让自己多加小心,提防着淮安王府接下来的反击。
那他绝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,命李君羡押自己去大理寺,还特意嘱咐戴胄‘下重手’。
而如此说来,戴胄无缘无故的放自己一马,答案也能得到解释——自己此番受罚,其实只是做给外人看的。
目的就是想让淮安王府一系得到消息,从而认为,虽然皇帝重罚了己方,却只是由于人言可畏,不得已而为之。
但其实,皇帝心里还是向着李唐宗室的。
也正因此,在李孝慈受罚,众人离开后,皇帝才会特意将李斯文留下来,另找由头进行责罚。
而这个信号一旦发出,愤愤不平的李孝慈必然会误会皇帝的暗示,从而联合几方亲信想方设法的平反身上罪名。
而皇帝就能借机发挥,将一些包藏祸心的乱臣贼子,清理出朝廷,为将来北伐高丽,东征倭国做准备。
“嘿,你小子倒是聪明,一点就通!”
见自己话未说尽,李斯文便明晰了自己的想法,李二陛下不禁有些诧异。
点头道:“若朕猜想的不错,等李孝慈返家后,必然会与李道彦哭诉,今日朝廷审判的不公。”
“而以李道彦的才思,不难发现你供词中的含糊。”
“细细询问下,也必然能发现——其实百骑的供词有明显疏漏,倭国使节身上致死伤,并不来自横刀,而是腰间软剑!”
“再加上你今日持金装锏上殿,叔宝剑履上殿的殊荣却不为外人所知。所以,李道彦定会以‘百骑私改供词’、‘僭越礼制’等罪名状告与你。”
“而朕希望,你能按捺住反击动作,先行入局,好让朕借机清理清理那些朝廷上的芥藓之疾!”
对此,李斯文长久默然。
听这意思李二陛下是想对那些,趴在大唐背后吸血的寄生虫下刀了?
前朝遗老,建成旧部,亦或是五姓七望,各方豪族
细细数来,朝廷上看似安稳,但实则,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只是暂时蛰伏于皇帝圣威。
这也导致李二陛下的一言一行,只能大对特对。
但凡犯丁点儿错,这些蛰伏已久的不臣便会揭竿而起,将这个雄韬武略的明君拉下大宝。
再随便挑个傀儡皇帝,让大唐再次成为南北朝时期,各家家族繁荣兴盛的温床。
而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,也自然清楚的知道这些世家的居心叵测。
之所以不用军队暴力碾碎这些绊脚石,也只是怕开了这个坏头,使得这些门阀世家人人自危,越闹越凶。
最后被逼无奈的皇帝,必然会大开杀戒,杀的人头滚滚,砍得来之不易的盛世,中道崩殂!
而李斯文也渐渐明悟了这点。
让长孙家大伤元气的钢铁赔款,相当于白送的活字印刷,乃至精盐等各种暴利生意,笼络人心的煤炭生意,帮李承乾坐稳储君之位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可以说,自他穿越以来所做的桩桩事件,或是人为的,或是恰逢其会,都在帮助李二陛下文治武功,逐步消除朝廷中的隐患。
也正是得益于此,无论自己怎么惹是生非,如何给皇帝添麻烦
但只要自己还心念着大唐,对大唐有利,那李二陛下就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适当的给些帮助。
而这次,皇帝选择开诚布公的和自己商议,怕也是积蓄好了力量,准备逐步剜下背后吸血的毒疮。
念及至此,李斯文也不装了,起身阔步而行,大马金刀的盘坐于龙案一旁。
他准备仗着功劳讨价还价,敲个大的竹杠!
在皇帝的注视下,李斯文嬉皮笑脸的说道:
“想让某配合陛下呀,嗯也不会不行。”
“只是某担心,朝廷里一些与某素有嫌隙的官员,会假戏真做趁机暗害于某,到时候某可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只能眼睁睁等死!”
却没想,李二陛下突然嗤笑一声,上下打量着李斯文:
“就凭你在文坛的诗仙之名,还有收拢万千灾民后,被传颂的心怀大爱,普济世人的蓝田公大名
“不说修立生祠,堪比圣人,但这道名声,起码也是个相当好用的护身符,连朕想动你都要再三迟疑的那种。”
“谁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,暗害你这个连官位都没有的小屁孩?”
喜欢大唐极品帝婿()大唐极品帝婿。